10月21日,在2021綠色供應鏈暨氣候行動論壇上,IPE(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公布第八期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及企業氣候行動CATI指數年度評價結果。
2021年度數據顯示,富士康再次超越大中華區平均分,以總分68.79/65.19的好成績遙遙領先,位列2021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企業氣候行動CATI指數大中華區第一名。同時,自2018年開始,富士康實現在CITI榜單全部行業排名逐年上升,相較2020年全球行業排名從第13名躍升至第8名,并持續位列IT行業第二名的好成績。
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由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于2014年合作研發,該指數從回應公眾關于品牌溝通與透明、合規性與整改行動、延伸綠色供應鏈、節能減排、推動公眾綠色選擇等五個維度對品牌開展評估。企業氣候行動CATI指數由IPE在2021年開發,從治理機制、測算披露、目標與績效和減排行動四個維度對企業在氣候治理方面的行動開展動態評價。通過了解相關CITI指數及CATI指數排名情況,可以反映富士康與供應鏈伙伴在綠色低碳方面的卓越表現。
當下,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全球企業必選題,作為科技制造業的領導者,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親自制定“永續經營=EPS+ESG”戰略方向,著眼于“誠信經營、創新與服務、責任供應鏈、綠色制造、友善職場”,將節能、減排、綠化、循環作為集團的能源方針。
富士康以2050年實現全價值鏈凈零排放為總目標,積極響應氣候行動CA100+(氣候行動100+),通過參與CDP(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推動節能減碳的持續發展目標,實現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責任。富士康2020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提到,集團在綠色低碳及碳中和方向已經取得顯著成果:
● 單位營收二氧化碳排放量相較于基準年2015年,下降了23.27%。
● 通過節能改造,節省總計5億度電,節省成本約超3億人民幣。
● 使用綠色清潔能源,清潔能源使用量超過10億度以上,占集團總用電量的12%。
未來,富士康將持續通過各種優化措施,包括綠色工廠建設評定工作、減碳項目、節能技術改造等,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與更多供應商伙伴實踐環境保護、節能減碳等社會責任,持續引領行業及供應鏈綠色發展。